【案例分享】80后奶爸,没稳定收入,如何留学新西兰,圆梦留学移民之路?

今天的案例有点特别。主人公是一位80后全职奶爸,没有稳定的在职收入。但这并没有阻挡他追求梦想的脚步。他通过我们TNC领航顾问Kris Zhang 科学的规划和充足的准备,成功拿到了新西兰的学生签证。 这位申请人来自中国东北,多年前辞去工作,成为了一名全职奶爸,全身心照顾2个孩子。多年的家庭奉献,随着孩子们的长大,为了提升自己,也为家庭创造更好的未来,他决定留学新西兰,攻读一个与自己背景高度相关的研究生课程。 G同学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,具备扎实的工程理论和项目分析基础。毕业后进入一家建筑设计公司,参与多项建筑与基础设施项目,主要负责电气设计、安全评估以及跨团队协作,积累了2 年宝贵的实务经验。 此前,G同学曾多次持有旅游签证访问新西兰,对这里优质的教育体系、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宜居的生活环境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因此,他希望通过赴新西兰进修,旅转学,提升专业能力,重启职业生涯。 难点分析 职业中断与动机质疑:G同学出于对孩子和家庭的责任,他选择了更灵活的自由职业方式,这是出于现实需要。但是在签证审理中,移民官往往会将“职业中断”解读为学业动机不足,甚至怀疑申请人是否真正有重启学习和职业规划的决心。因此,如何清晰解释这一转折,并把“职业暂停”转化为“为了家庭的责任与未来的蓄力”,就显得尤为关键。 学习可行性与衔接问题:在递交学签时,移民官不仅关注申请人的背景,还会仔细审查其学业可行性。G同学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,但不足以直接攻读硕士学位,因此需要先修读英文课程。这一安排合情合理,但如果缺乏清晰解释,移民官可能会怀疑申请人是否具备完成研究生学习的能力。只有通过完整的学习路径规划 — “语言课 → 硕士课程”— 才能有效证明申请人有计划、有准备,并具备逐步适应新西兰学术环境的能力。 回国意向的可信度:对于大龄留学生来说,最难过的一关便是回国意向。若不能提供充分证据,容易被质疑“借学签长期滞留”。因此,必须通过展示强有力的家庭依附、国内事业规划和财务证明,来强化“学成必归”的可信度。例如,说明家庭与事业基础都在中国,未来职业目标是回国后进入大型基建或政府项目等。 解决方案 1. 重建职业逻辑,职业中断不代表没有学习动机: 在签证审理中,“职业中断”往往被移民官视为风险点,容易联想到申请人缺乏学习动力。但对G同学而言,这段中断并不是放弃,而是源于家庭责任的选择,出于现实考量的阶段性调整,而非对职业与学业的否定。如今,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家庭也给予了充足的支持,正是他重启学业和职业的最佳时机。同时,他的职业目标始终清晰:从工程技术岗位转向项目管理岗位,这一方向从未改变。通过这样的逻辑重建,可以让移民官理解“职业中断”并非偏离了原本的轨迹和学习动力不足。…

为什么新西兰成为大龄留学的「人间清醒」之选?

在35+的年纪,选择留学移民不再是为了单纯的学术追求,而是选择了一条可以“重启人生”的新路,尤其是为了获得海外身份,开启新的生活篇章。 作为TNC领航资深的留学移民顾问,我们深知大龄留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时的纠结。今天,就让我们直击要害,聊聊为什么新西兰是大龄留学移民的不二之选,尤其是与其他热门留学移民国家(美、加、澳)相比,新西兰的独特优势。 一、大龄留学的核心诉求:身份与家庭   对于35+的大龄留学生来说,选择留学移民的核心诉求主要有两个:一是获得海外身份,二是实现家庭的共同移民。这意味着,留学国家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移民机会,还要兼顾配偶的工作权利和子女的教育问题。新西兰在这两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。   1       留学签证无年龄限制 新西兰的留学签证政策对年龄没有上限,35+的申请人完全可以像年轻人一样申请留学签证。   相比之下,美国的OPT工签对35+的申请人极不友好,拒签率超过40%;加拿大虽然之前移民政策相对宽松,但对年龄有加分限制,35+的申请人会在年龄评分上处于劣势,且新总理上台后,移民政策收紧许多。 而澳大利亚,对于35岁以上的申请人,无论是在澳洲的留学签证申请还是毕业后的移民路径,都存在较大挑战: 留学签证拒签率偏高由于年龄偏大、学习动机易被质疑、职业发展合理性较弱等原因,35岁以上申请人的学生签证(subclass 500)被澳洲内政部质疑的可能性显著上升,拒签风险相对较高。 毕业后无法申请485开放工签澳洲的485毕业生临时签证(Temporary Graduate Visa),要求主申请人年龄在35周岁以下,直接无缘这个通过技术移民的黄金签证。…

澳新留学移民周报:25年7月21

澳新留学移民周报:25年7月11